2、 腰腹减肥功
(1) 搓腰捶背:背部的五脏六腑俞穴,对内脏功能有全面的调节作用,所以按揉和捶打这些穴位,可疏通经气,调畅气机,补益脏腑,能防治各种内脏疾患及功能紊乱,故有减肥作用。如因肩、肘关节不利,反捶范围太小,可用手杖或其他木棍等器械拍打,手法轻重以舒适为宜。双手搓热,贴皮肤摩擦腰部49-81次,以发热为度。再用拳尖按揉腰部,寻找压痛点,按压81次,以纠正功能紊乱,有利于减肥。
(2) 玉女蹬坛:平坐或直立,伸直两腿,左右交替向前向上踢腿;仰卧起坐 3次,再举起双腿,与躯干成90°,作杂技蹬坛状,或如蹬自。行车,至感到腹肌疲劳为止。有舒筋健骨,强壮腰膝,消除腰腹和大腿脂肪的作用,不但防治腰腿痛等病,而且可使体形匀称健美。
(3) 虎视通督:跪床上,俯身以手按床撑起上身,尽力向左转头,向后看脚右跟,左右交替,故曰虎视法。量力作21次,可通督脉,壮阳气,防治颈、腰椎病等腰背疼痛一类疾患,使形体健美,运动灵活。
(4) 叩击丹田:行、立、坐、卧都可以,手握空拳,一拳心向里击打小腹下丹田,另一拳背向后叩击命门穴。吸气时左右换手,呼气时同时叩击,转腰和叩击应轻松自然,逐步加大摆动幅度和叩击力量,配合缓步行走,练习8-24次或5-10分钟。此法补肾健脾,巩固
先后天之本,故有健美功效。
(5) 延年九转:一手心贴另一手背,虎口处交叉互握,放在剑突下胃脘部按揉,可顺时针转动36次;再由心窝部沿中线顺摩而下,至耻骨向两边分摩而上,且摩且走,如此往复18次;再用掌根或鱼际由心窝向下直推到耻骨,两手交替做21次;一手叉腰,一手绕脐顺时针摩腹,左右换手,各做21次;一手叉腰,拇指向前,余四指捏肾俞,另一手从锁骨下沿胸胁向下推到腹股沟,做21次再左右换手;盘膝大坐,手扶膝上,直身向左右歪斜,前俯后仰,至最大限度;再以腰为轴,上身从左向前向右向后向左旋转,左右各21次,也称和带脉、晃海。该法有疏肝健脾、壮腰强肾、调和带脉、益气养血等作用,不但防治腰背疼痛,而且由于加强了胃肠蠕动,有助于排空,提高消化吸收功能,防治便秘和自家中毒,所以有健美抗衰老之效。
3、 龙翔蟾游功
(1) 青龙摆尾:两脚并拢,两腿夹紧,两臂下垂,五指并拢,置于体侧。微收下颏,
面带微笑,想象如青春健美,身如蛟龙出水。上臂夹紧,屈肘合掌于胸前,上体左倾,右手在上,右肘抬起,臀部右摆;合掌向左上方伸出,经头顶向右划圆至胸前,变左手在上,手指向前,同时臀部由右向左摆动,再由左摆回到正中;同时微屈膝、屈髋,重心略下降,划完第一个圆。接着继续向左下方划圆至腹前正中,右手在上,五指向前;同时臀向右摆再摆回到正中,继续屈膝、屈髋,使重心又下降,完成第二个半圆。两手继续向右下方划圆至腿前正中,左手在上,手指向前;同时臀向左摆再摆回到正中,重心下降至半蹲的最低位置,完成第三个半圆。继续由下而上完成连续划三个半圆的动作,只是方向相反。连续作 9次。
收式,两手运至头顶上,提踵伸臂,深吸气;呼气时下降至胸腹,两手分开,自然下放。
此法不仅防治脊椎和关节病变,而且可调节内分泌系统功能,使腰腹减肥,有健美抗老之效。
(2)蟾游碧波:两手从体侧阳掌(掌心向上)升至头,双手阴掌(掌心向下)沿任脉降至下丹田,屈膝下蹲,屈肘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呈蛙式。吸气伸腿,俯身双手向前伸,向左右划圆,如蛙泳状;双臂左右平展时仰身;呼气时屈肘缩身下蹲,年老体弱,可半蹲。如此重复 8次。此法作用同上,前后活动脊椎,疏通任督二脉。
(五)四肢修练
1、 四梢功
(1) 洗手扳指法:人手在大脑的投影面积最大,故常比喻手与大脑有热线联系,所谓“十指连心”,“心灵手巧”。手的健美与美容关系密切,两手互相扭搓的运动和摩擦,使手指受到剌激和锻炼,同时也锻炼了大脑,影响遍及全身,而且手指末梢循环改善,也必然对整体有所影响,这与玩“健身球”来锻炼身体的原理是一致的。中医认为四肢是诸阳之本,分布十二经脉,手足得阳气温煦,则全身必得阳气温煦。可见此法运动量最小,但作用不小。作为整套练功的起势或收势是很合适的,可用于阳虚肢冷的人,并可防治冻疮、肢端动脉痉挛、指腕关节炎、麻木等病。先把手背手指互相摩擦发热,再逐个指扳动手指:掌心向下,十指松直,大拇指向外侧拉开,慢慢地向外向下扳动,指尖向下,扳足后,略停,再慢慢向外向上恢复原状,依次扳动各指,再依拇、小、中、食、无的顺序扳动,复原,五指均扳过一次,这样连续五次收功。扳动某手指时,手指放松向下,从指掌关节处扳下(高血压扳法除外),其他手指都要放松伸直,不能跟随下去,扳时宜慢,扳足后略停片刻再起来,手指起来也要慢。
(2) 五指描太极:把小指微微下按,并带动无名指、中指、食指和大拇指依次下按,然后又随小拇指依次上升,如此循环往复地运动,再加上前臂旋前旋后的运动,使腕关节带动手指划圆。此法行、立、坐、卧随时随地可练,作用同上,可使手指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