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网尽聚气功人,气功爱好者必看网站
气功人网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功法实践 >> 正文

广告赞助

广告赞助

气功锻炼使人健康、健美(10)

作者:宋天彬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字号:

(3) 振臂甩手法:坐或立,两手掌相对,互握腕部,双臂前平举,用力屈肘内收,再伸臂外振,作 3次;双掌相对合什,立掌屈肘,肩、肘、腕抬平,双掌向前摆动 3次,再指尖向前,伸臂前冲,往复 3次;双手十指交叉,掌心相对,屈肘放于胸前,左右交替推动腕关节各三次;松静站立,双臂自然下垂放松,手指舒展,两手尽量外旋同时双臂向后摆振,作 3次后,改为尽量内旋,向后摆振 3次,再掌心向后前后摆臂甩手 3次。此法类似曾经流行的甩手疗法,在振手臂过程中,会感到手指胀或麻,甚至有血管波动感,这就是所谓气感。这说明末稍循环得到改善,末稍神经受到剌激,不但改善了上肢血循环和关节功能,而且调整了全身血液循环,所以其防治疾病的效果是广泛的。由于活动腕、肘、肩关节,调畅手三阴三阳经气,可防治上肢关节病及偏瘫等运动障碍,特别是防治指、腕关节炎更为有效,对上肢健美更有利。

(4) 转踝踢足法:坐于床上,屈左膝,右手握住左足大趾,左手按住膝盖,渐渐伸直左腿,再屈膝再伸直,共 3次。换右腿同样作 3次。仰卧床上,先抬左腿伸直,将左足尽力背屈再伸直,作 3次,换右腿,也同样作 3次。再抬左腿伸直,将左足内旋外旋向左右转动踝关节各 3次,换右足同样作 3次。再尽力伸直足背,背屈,活动关节 3次,左右交换作。将一腿抬起伸直,左右扭动髋关节,左右交换各作 3次。一腿抬起伸直,尽量外展内收 3次,左右交换。松静站立,双手叉腰,抬起一只脚,左右扭动髋关节,随意进行,左右腿交替;抬起一只脚,脚背伸直,向前踢脚,左右交替 3次,再足尽力背屈,向前踢脚,左右交替3次;最后两足跟并拢,随吸气提起足跟,随呼气足跟落此法舒展下肢筋骨,活动髋、膝、踝、趾各关节,疏通足三阴三阳经,可舒肝健脾、壮腰健肾、强壮腿力,能抗衰老而使下肢健美,防治下肢关节和腰腿疼痛诸病。

(5) 抓闭呼吸法:松静站立,两脚平分同肩宽,呼气时引气至足心,稍停,吸气引气上行,经腿外侧阳经至会阴、尾闾、命门,同时手足指用力抓紧,收腹提肛,舌抵上腭;稍停,随呼气全身放松,使气沿原路返回足心。如此周而复始,呼气 9次。此法类似“小周天功”的吸、抵、撮、闭四字诀,具有助阳益气的作用,不仅使手足健美,而且抗衰老葆青春。

2、 乾坤桩

(1) 无极式:顶天立地,形似青松,云卧天行,神游太空。

自然站立,两足内侧同肩宽,两膝微屈,松腰敛臀,含胸拔背,虚领顶劲,舌抵上腭,两目轻闭,沉肩坠肘,虚腋松腕,十指微曲。自然呼吸,吸气默念静字,呼气默念松字,同时全身放松。为了更好地放松和入静,可想象如荡秋千一般,纳如起飞,吐如落雁。或者变成一朵白云,如云卧天行,飘飘荡荡。或如仰泳一般,随波逐流。总而言之,要使身体产生一种飞升轻飘的感觉,可概括为“飘”字。这样轻快的感觉,说明已达到入静的气功态。随着入静层次的深入,会出现忘我的状态,好象自己已不存在,与大自然融化为一体,分不清主观和客观,这概括为“化”字。从飘到化,心理活动进入混沌状态,阴阳不分,称为无极。睡眠对皮肤和肢体的美容十分有利,而这种状态比睡眠更好。

(2) 太极式:混沌初开,静极生动,托天推地,野马分鬃。

无极生太极,太极分阴阳。抬起右手阴掌放于中丹田,左手阳掌放于下丹田,两手相对如抱球状,同时左足虚步足尖点地,放在右足内侧。吸气时两手左右分开,左手阳掌外转上升如托天,指尖向后,在右肩上,略高过头,眼看左手;右手阴掌下降如推地,指尖向前,放在右腿侧,低不过臀;同时左足向左前方迈步,呈左弓步,重心在左。呼气时两手翻转,左手阴掌放于中丹田,右手阳掌放于下丹田,同时右足虚步足尖点地,放在左足内侧。如此左右交互式前进,走81步。也可不动,只左右变换重心,呈左右弓步。意念是托天推地 。

(3) 三才式:吸清阳掌接天阳,呼浊阴掌通地阴,合掌分推清除浊,三十六宫都是春。

用无极式站桩,随吸气两手阳掌从下丹田沿任脉上升至中丹田,当肩肘腕抬平时,翻掌向外向上托,虎口相对呈圆形,肘微曲,仰身观天,想象采天阳之气。呼气时,两手从体侧下降,翘掌指尖向前,掌心采地阴之气,肘微曲,向内划小圆 3次,同时屈膝下蹲呈马步。随吸气两手阳掌从下丹田沿任脉上升至中丹田,同时伸膝上升;呼气时,两手合什,同时屈膝下蹲呈马步。吸气时,两手向左右分开,两臂侧平举,翘掌使掌心向外,指尖向上,向前划小圆 3次,同时伸膝上升。呼气时,两手从体侧下降,恢复无极式站桩。此为 1遍,连续做 9遍。要点是翘掌时使指尖麻、胀,有气感,合掌时指尖有血管波动感,此为得气。收功时两手抱丹田,引气归元,呼吸 9次,搓手浴面24次。

3 、天字桩

(1) 平肩裆式:两足平行与肩同宽,足略内扣,松静站立,口唇轻闭,舌抵上腭,双目平视,身正气平。然后双臂徐徐前举,同时手指朝前踊动,两掌心相对,下臂同胸宽,上臂抬至与肩平时,竖起大拇指齐眉高。

(2) 一字裆式:接平肩裆式,将竖起大拇指朝内下按,把阴阳掌(掌心相对)变成阴掌(掌心向下),四指象大雁飞行排成一字向两侧分开,同时左腿向左跨出一小步,象一个“大”字。两臂向左右分开时,不要着力,臂挥圆时,意念在小指,五指踊动如蛇形,两臂的腕、肘、肩配合踊动(即指、腕、肘和臂的前伸后缩),同时五指描太极。

当两臂向左右分开时,做通臂劲,用逆腹式呼吸,提肛收腹,缓慢平稳地吸气,分开到一半时,把小指、无名指和大拇指扣成“阴剑诀”(剑指),仍继续分成一字,向外发劲;吸气时默念“嘶”字,上唇要略微用力,下唇要放松,将颈部稍向后缩,这叫“含肩缩项”。呼气后再吸,可灵活掌握。练完“含肩缩项”后,用内劲将双臂左右外伸,象一根棒子似地。先朝左,后朝右作踊动蛇行,往复3-5次。初练时可能两臂酸痛,一月左右便可消失。

分享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