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网尽聚气功人,气功爱好者必看网站
气功人网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气功理论 >> 正文

广告赞助

广告赞助

《灵源大道歌》白话注解(3)

作者:佚名 来源:气功人网 浏览: 我要评论 字号:

摘要:《灵源大道歌》是宋朝宣和年间曹文逸真人所作。这位女真人可以称得上道学一流。《灵源大道歌》通篇一百二十八句,从头到尾,没有一句隐语暗喻。虽然是女真所著,但决不限于女丹,是男

【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

修行者,无非神气二字,而性命决非神气这么简单。下为神气,上为性命。一旦下手,还是应该由神气二字下工夫,平时人们都在得失欲望上狠下心思,沉迷于声色爱恨之中,很难有人专注在神气上,弄得神思外驰,心猿意马奔腾不休,所以下手时应该稳稳地把神收束稳当。灵台清净了,那气得住,才定得下来。没有哪个修行人动不动就是愤怒暴躁,攻讦人身。也没有哪个修行人,动不动就大喜大悲。更没有哪个修行人,行则以好奇之心窥视万物,讨论他人私隐。一旦这些习惯却除,自然心定神闲,不着一丝了。

【本來二物更誰親,失卻將何爲本柄?】

神气二物,原本相依相恋,须臾不离的。神不得气,则无所养。气不得神,则无所主。神无所养,毕竟沦丧。气无所主,毕竟耗散。神气二物,失之一方,则两者皆败。这样根本就丧失掉了,没有了根本,我们靠什么来把握自己呢?如北斗之柄,若是失之,天象所指必不清晰了。方向失去了,怎么会不混乱呢?

【混合爲一複忘一,可與元化同出沒。】

神气相合混而为一,这是初步工夫,而工夫外另有工夫,就是不得执著,不执著于法,不执著于术,不执著于境界,这种混合为一的工夫,不是根本,只是方法而已。此中出现的气象,景致皆不是实在,能忘此境界等,自然机关出现元始祖气混然一体,不沦不没。造化尽显。此机当显当没,自然施为,决不须人为,没有后天种种牵缠,识神自然退位。

【透金貫石不爲難,坐脫立亡猶倏忽。】

精神炼化,金石可透,不再受肉体约束,种种欲望断绝,无思无虑,自然而然,无丝毫做作,精神自由驰骋,不受任何局限,如庄子一般,纵情于忘我之境。到了这个地步,可瞬间出入,任意飞腾,肉体决不能在禁锢精神。

【此道易知不易行,行忘所行道乃畢。】

这句浅显易懂,修行的道理很容易懂得,很容易明白,但是,要做到却很难,所以说,易知不易行,实际操作起来却是障碍重重,纵然勉强自己照着去折腾,苦闷之极,难以解脱,终究不得要领,勉强自己去锻炼呢,往往执迷文字和方法,不知能行其法而忘其法才是进道门径,顺其自然说着容易,做起来的确很难,能顺其自然,归之于浑朴,才能称做是忘其所行,这一阶段行道可以称做圆满了。

【莫將閉息爲真務,數息按圖俱未是。】

呼吸只是口鼻工夫,强制闭息以为是胎息什么的,那就错到底了,不是什么实在修行事务,而数息只是做为平和心态的一种方法,也不是什么修行,种种丹经,种种术数,乃至种种方法,什么导引啦,观想啦,运动肢体啦,若是照着书本强拉硬扯,集中精神死守某处,都离道万里了,任何勉强自己劳心劳力之举都是无功徒劳的,照本宣科更是执著,这些都和道扯不上边了,修行是简单又简单,自然又自然的事情,不要把自己折腾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因为是真修行,修行不是苦行,苦行决不是修行,修行是愉悦的,快乐的,不是痛苦的。

【比來放下外塵勞,內有縈心兩何異?】

说是要修行时,好象人人都放下了身外的一切酬劳辛苦,都好似身心清静了,真心实意要寻求快乐了,但是在自己心中却种种杂念丛生,妄想不断,烦恼孳起,心结总难解开,时时牵挂,睡时不安,醒时不宁,这个和牵缠身外俗务有什么区别呢?人的外表总能伪装,但是你骗不了自己,狗叫两声想到贼,人吼一句认为匪,如此慌乱,怎么个修行呢?

【但看嬰兒出胎時,豈解有心潛算計。】

这句更是浅显易懂了,人在婴儿时期,毫无心计,呼吸绵绵,柔而至一,哪里有什么算计他人之心?哪里来什么烦恼妄想?哪里有什么人我区别?禀自然之气,固蒂深根呢!人若要学道,就应该先认婴儿做老师,赤裸裸一颗真心,坦诚面对世界,不矫情,不做作,不虚伪,不浮华,这才是修行的种子呢!

【專氣致柔神久留,往來真息自悠悠。】

专心致致在气上用功,柔和至极,完全顺应自然之法则,没有丝毫外力加助,不用任何强制性的导引和意念,如果能达到得法忘法,那精神就可以常驻灵台了,不外驰,不昏迷,清清灵灵,一尘不染,洒洒脱脱,一丝不挂,气定自然神闲,神闲必然气驻,若此,则真息生焉,绵绵不绝,固蒂深根,神和气定,其息幽深,深远绵长,如天垂珠露,络绎不绝,缓和平静,缕缕丝丝不乱,轻灵活泼,若释重负一般。

【綿綿迤邐歸元命,不汲靈泉常自流。】

若到此地步,则如不息之泉,绵绵不断,细而不绝,连绵无尽,洞彻生命本源,毫无一丝旁骛,真息自然运行,百脉万髓,任其穿插,无有不到之处,到最后,真息自己会复命归根,决无乱行,真息所到之处,精津化气,充溢四体,气又复转为精津,自然循环不已,周而复始,决没有干涸止息之时,人若修行,当拿起再看破种种方法,万不可执著于一法一诀,日月不知昼夜,流水不知高低,尽是自然施为,决不是它强力自做,人若重于身体,必毁于身体,重于名利,必毁于名利,重于精神,必毁于精神,重于方法必毁于方法,暂且放下身外事,放下心内思,真气沸腾时,便知真谛。

分享到:
------分隔线----------------------------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