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网尽聚气功人,气功爱好者必看网站
气功人网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气功理论 >> 正文

广告赞助

广告赞助

初学气功入门知识汇编(31)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字号:

什么叫“一念代万念”?

念,指意念。练气功时意念有正念与杂念之分。正念是诱导、保持与深化入静状态的意念;杂念是影响练功入静的杂乱念头。所谓“一念代万念”是指用主动保持的恒定的正念代替或排除头脑中不断涌现的散乱的杂念。

对于初学气功的人来说,“一念代万念”是一种练功要求。它要求练功人采用意守的方法不断地排除杂念,使意识逐渐地进入气功状态。对于达到了入静状态的人来说,“一念代万念”则是指其所处的意识状态。古人们将这种意识状态描述为“照心不灭,念心不起”,“一念不起,一意不散”,“以一念化万念”。

“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以此为依据认识“一念代万念”的实质,正念是有意注意——一种自觉的、有预订目的、并经过意志的努力而产生和保持的注意;而杂念则属于没有人的任何意图、没有预先提出的目的、不要求意志努力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无意注意。练气功就是要将有意注意的对象置于意识中心,并保持注意的稳定性,这时的注意广度主要取决于意守的对象。与此同时,那些散乱的杂念在练功人主动的意志活动下,逐渐退于注意的边缘,直至到达注意的范围之外,这时练功人的意识状态正如古人描述那样是“万念不泯,一灵独存”。

从高级神经功能活动的角度分析,一念代万念的心理生理学机制与自我催眠状态密切相关。古人早对气功入静的现象进行了准确的总结,认为入静状态是一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状态。这种既不是普通的清醒,又不是普通的睡眠,而是处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过渡状态,心理学早有定论,称其为催眠状态。在形式上稍有区别的是,心理学所讲的催眠多是催眠师利用暗示手段来催眠受试者,而气功中,则是练功人自己利用暗示手段来催眠自己,属于自我催眠而已。

众所周知,催眠是大脑的部分睡眠。在催眠实施时,受试者的大脑皮层除与催眠师联系的部位保持着清醒与兴奋外,其它部位处于睡眠抑制状态中。练气功的情形与催眠完全一样。当达到入静状态时,练功人大脑皮层除自知自己是在练功的部位保持清醒外,其它部位处于睡眠抑制状态。从而实现一念清醒兴奋,万念睡眠抑制。

总之,一念代万念是古人通过练功实践总结形成的一句比较准确、生动的练功术语。然而只有赋予其现代科学的解释,才能使人们不仅准确,而且更深入地认识一念代万念的机理实质。

为什么练自发功出偏差的较多?

练气功没有产生健身治病的效应,反而出现了一些持续的使身体不舒服的感觉,称之为出偏。各种气功功法锻炼不当,都会出现偏差。但比较起来,练自发功出偏的比率更大一些。出偏的类型中,表现为体动不休和精神障碍的最多。

体动不休是指练功出现所谓自发运动后,无法使身体某些部位的运动停止下来,致使收功后也呈持续运动状态。这种难以自主控制的持续运动,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苦恼。自发功理论认识上的错误是造成这种偏差的根本原因。自发功强调生命在于运动,一动百病皆消,越动越好,这实际是对运动作用的一种过于偏颇的认识。运动固然对保持身体健康有作用,但不能将其绝对化。上述对运动的宣传自然给学功者造成一种要追求运动的错觉。而自发功对运动的过分暗示则是造成体动不已的更直接因素。自发功宣扬什么真气的力量是很强的,一旦发动起来,想控制也控制不了,这种含义十分确切的词语,对学功者是一个极大的暗示,它必然对暗示易感性强的练功人产生强大的作用,使他去刻意追求运动,随之出现身体运动无法控制的感觉和无法控制的事实,这是不懂暗示知识,不自觉地、错误地使用了暗示手段的典型表现。在暗示下,大脑皮层运动区出现强烈的兴奋灶,使收功后兴奋也不能平静下来。

精神障碍是指学练自发功后,出现精神不正常的临床表现,并在收功后也持续存在。这类患者往往在学自发功前就是一个具有精神障碍倾向的人。这种人本来是不该学练气功的。当这种人学练自发功入静后,体内精神障碍因素被激发,在大脑皮层形成一个强烈的兴奋灶,使学功者呈现精神障碍,并且不能自主恢复到练功前的相对正常状态。这是自发功较其它功法功法引发精神障碍更多一些的原因,是由自发功的特点决定的。本来,自我暗示是练功过程中达到入静状态的重要手段,而自发功所采用的暗示在诱发起身体的运动后,更有利于入静的加速和加深,使身体内潜在的精神障碍倾向的因素容易激发致病,并难以使其抑制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一般应禁止具有精神障碍倾向的人学练气功。为确保准确地鉴别出这类人,教功前采用心理量表对学功者进行测量,这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手段。比较适用的心理量表是MMPI量表。当然,这类患者如能在开始练功前设法解除潜在的精神障碍,选择适当的功法,在名师的指导下进行练功,同时重视精神修养,不仅能避免练功出偏,还能取得良好的练功效果。

为什么练气功有时会诱发精神障碍?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二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不可分离。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实际上,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可以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这些因素能使人产生愉悦感觉,有益于心理健康;有些则使人产生心理紧张,有损于心理健康。

主动调整自我的心理状态,使其达到和保持在健康水平,有利于机体生理功能的协调,这既是气功锻炼中必须使用的重要方法,又是气功疗法所要达到的重要目的。气功锻炼中所注重的“调神”或“调心”,主要指调整心理状态。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前提下,更好地起到保健作用。实践证明,绝大多数人通过气功锻炼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也确有少数人学练气功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障碍。

对气功引起精神障碍的临床现象进行研究,发现这类患者可见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程度的练功者,学练气功的方式以个人模仿书本练习者占较大比例(68%),也有一些是气功师个别教授和参加机体训练者。气功功法种类包括各种动功和静功,尤以自发动功类多见。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测验结果显示,这类患者有明显的精神分裂和人格方面的障碍、情绪抑郁和易激惹,比正常人更容易接受暗示,依赖性强。表现为对自身躯体功能的过分关心和疑病主诉。另外有社会交际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思维障碍和幻觉等特征。这种与气功有关的精神障碍在现代精神医学中尚未见详尽描述。临床症状表现为类神经症性、类精神分裂症性、情感性和偏执性等精神障碍,临床症状群具有气功疗法的某些特征,往往不能归入现有的精神疾病分类,应视为与我国特殊文化传统和观念体系有关的一种跨文化性精神障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气功所致的精神障碍,除了与某些气功功法不够完善和盲目自练,缺乏指导有关外,还与患者练功前的心理素质、个性缺陷等心理因素有关。 在气功入静状态下,人的心理活动有很大的变化,既可能有正常的心理效应,也可能有异常的心理效应。练功人如果不注意加强精神修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即“修身养性”,只是强行入静,并过分暗示解除自我控制,当入静到一定程度,会导致不良后果。

防止这类情况的出现,可在教功前对学功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测量,例如可采用MMPI量表,以鉴别是否具有精神障碍倾向。

分享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