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网尽聚气功人,气功爱好者必看网站
气功人网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功法实践 >> 正文

广告赞助

广告赞助

丹道理法及工程次第阐真(16)

作者:谢怀宇 谢怀昭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字号:

7、炼己之关键在于以铅制汞,凡人之神识凡火若用后天之心理暗示或意识强迫制止反而将欲压欲强。需自然而然,明白以气才能制神之理,所谓以铅制汞也。但又不可强使后天之气,真正的炼己,只用真铅。口诀云:"顺其自然,他主我宾,以息运神,绵绵若存,神入炁中,真铅产矣。"此也为栽接之道也。

8、清静门中无一字,唯清方不茫然昏沉落入死寂顽空,唯静,方可去其识神,还其本初。所谓,小静小动,大静大动,故唯有清静才能活泼圆通,自生造化之生机矣。

9、何谓坐?心静即坐,心放下来即坐,道在平常日用之间矣。

10、炼丹修道,切不可只在打坐之时用功,下坐时,心猿意马,欲念纷纷。需在平常之时伏性,养静,所谓动中求静也。

11、做工夫,切忌不可心急求速,此心放得越慢越好,最后慢至极点而静也,正可谓用之不勤。初学者,每做工夫,不可求效验,神安心静足矣。

12、应常察其山河大地静肃,天空虚无空洞,树木花草悄然无声。如此,我们即可安宁清静,我心与外界之清静互相映照,自可入于恍惚窈冥之门。"青山相对看,流水常自闲"。

13、所谓采取,盗取天地之炁,并非今日气功家们所称之用意念引导外界虚无之气归于身中,外界虚无之炁之生机造化非是能用后天意识可招摄得来的。实乃借吾身之元炁生机,而此感彼应,内感外通,如磁吸铁,自然得来,虽曰:"得",实非得也。故采外药需成内药,欲求天元大丹,必须炼己精纯,结成内丹不可。故重阳真人云:"内真外应,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自然感合,造化之妙,药以外来,非假存想。"

14、何谓先天一炁?天地未生之"时"、之造化、之生机也。故先天一炁无处不在,又无处在,故此,它不能用意念采取,只能遂感而通。

15、处于纷纷扰扰、喧哗嘈杂之闹市,更宜体察天地山河之静默,宇宙虚无之空洞。如此动静之机强烈对比,我只需应其静与我心相照,再反照嘈杂喧闹之动,反而更易进入清静之门,庶几与物人同化矣。

16、丹道初修无它,唯在神止于炁,炁止于形,形归于虚矣,所谓,以形摄炁,再忘形于虚也。

17、执心住空则有所,收心离境则合道。

18、梦中,有乐,有悲,有惊,有喜,亦有得有失,人当其时,并不知处于梦中;醒后,生之于世,亦有欢乐苦痛哀喜,身心沉腼其中而不能看破、识穿。何异于梦哉?同理,当行者于混沌虚无炁生的动态中,后天心识全泯,不能做主,行者又安能识得破而心不动,此时,全仗进入动态前的正知正见和平日伏性养静之功力如何,修至极高功境时,更必须道侣在外护持不可,所谓知音尘侣也。

19、能够战胜魔障,看破识穿而心不动,则必须在平日之中亦能看破世间万物,泰山崩于前而不动,迅雷及于耳而不惊,见境破境,见相云相,我之真性优游自如怡然不动,我之元神真意自可把持得住而不迷,功力精进,道力益深,醒梦如一矣,真幻如一也!

20、性功精深,命功方能精进而无碍,反之命功精深亦可培养坚固性功之城廓。

21、何谓金丹?金者,无极混沌之元神也,丹者,如环之无端,自造自化的无尽生机也。故真胎息者即金丹也。金丹非能量,非物质,非心也,而我之真心,真神,真炁,真精无不出其中矣,施肩吾真人云:"天人同一炁,彼此感此而通,阳自空中来,抱我主人翁"。

22、《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一切情感念头均起于人之中和真性,亦不离乎真性,故有喜怒哀乐之最初,之最后,当立即觉醒反省内观,体悟以至把握人之本来,并持守之,如此炼性养性,中和之真意道心自然显露而不退失。

23、一切至诚,至情,至性之心皆藏乎我之真性道心,杀身成仁之志士,身死之时,一意不散,凝而至坚,任他刀砍斧伤,只当他妖魔小丑,如此坚凝不散之真意将与天地相通相感,天人连成一炁,故常有金丹返还之景发现,有甚之者能改变天地气候,古语云:"匹夫含冤三年不雨"、"至情感动天地也"。故修道之士要有此至诚、至性、至情之心,之手段,临炉下手,才能死心踏地,而夺盗造化天机矣。所谓"守心如一曰真人"皆指此意也。

24、若在晴朗的夏夜,处于喧闹的街市人群中,可遥望天边之星辰,体验其静机,自可溶于其中,浑然无我,顿时,喧闹之人群逐渐远去,天地万物不复存在,我之身心归于虚无,再次回醒时,望着人群,必有恍如隔世之感。

25、大悲大喜之时,正是我之真性最易显露之刻,于此,应当立即用本我返照此情境,心境合一,对境而望情,突然一瞬可悟入无上佳境。

26、何谓活泼圆通,当察婴儿熟睡之时,是那样柔嫩、安详、平和、自然,而在柔弱中又隐蔽着无限之生机。在安详寂静中又萌发着一股活泼之动机,如此动静完全为一,是为活泼圆通也,炼丹入门之初,就需把我心放得活泼圆通。

27、何谓庄严?你体察那深广无垠的星空,静默无语的山河,它们有喜怒哀乐吗?这就是庄严,修行者在无事时,应常体其静,常悟其动,以此返照于己,即可使道心真性更加坚固澄明。

28、丹道修炼,站、坐、卧、行等各有其长,亦各有其短,于初修言之,当就具体而灵活应用。

29、何为道?道在哪里?道不为“何”。道没有在“哪里”。就如宇宙存在于何处何时,如宇宙在“何处”?那“何处”之外又有什么,又是什么?如宇宙存在于“何时”,那么“何时”之前之后又有什么?道在道里,宇宙在宇宙处,庄子去:“藏天下于天下”则无所寻处也,此之谓也,故,修道者,非是得道,而是合“道”也,道不可得,得则非道,彼可得者,名德不名道也,所以前辈真人云:“大道无形、无声、无象,求而无应,何而无声”,《太上老君常说清静经》云:“名为得道,实无所得,为渡众生,强名得道。”

分享到:
------分隔线----------------------------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