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网尽聚气功人,气功爱好者必看网站
气功人网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气功理论 >> 正文

广告赞助

广告赞助

《道德经》是怎样一部书

作者:王博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字号:

王博,1967年生,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道家文化研究》副主编。1999年至2001年两次成为哈佛燕京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古代中国哲学,已出版专著四部:《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简帛思想文献论集》、《易传通论》、《庄子哲学》。发表论文60余篇,包括《早期儒家仁义说的研究》、《早期出土文献与经典诠释》、《道家与人文精神》等

主持人语

上期金开诚教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思想及古为今用》演讲稿刊出后,社会反响热烈,不少读者希望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为此,我们开辟一条文化故乡之旅,在“灿烂经典”系列里,具体讲述东方的智慧与璀璨的文化。这次请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博教授讲一讲开创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先河的一部代表著作——老子的《道德经》。老子学说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先后衍生出了道家和道教,为世人注目。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介绍,《道德经》是世界上被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著作之一(仅次于《圣经》)。

那么,《道德经》究竟讲了哪些内容?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思想?我们请王博教授为大家解读。

王博:感谢光明日报给我这样一个机会。

作为传统中国最重要的几部经典之一,《道德经》(又称《老子》)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长期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从这部书问世的春秋战国之交起,一直到现在约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它有过数以千计的注释者。除了最著名的河上公、王弼之外,竟然也可以发现好几位皇帝的名字:梁武帝、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宗等;由于唐朝的皇帝自认是该书作者老子的后裔,它还有过被当作“红宝书”收藏并阅读的时代;这部书也有着不同的面孔,既是哲学的宝典,又是宗教的圣典;它是被翻译成外国文字种类最多的中文书籍;甚至在二十世纪的出土文献中,它现身的次数也是最多的,从敦煌卷子、马王堆帛书到郭店竹简,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这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书呢,其主旨和精神何在?以下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

君人南面之术

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虽说班固针对的是整个的道家,但《道德经》该是他做出如此概括的主要依据。应该把道看作是老子要求君王们走的路,让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中,王并不是最大的,在王之上,还有地、天、道等需要敬畏和效法。

首先从读书开始。我们面对一本书,从哪里读起,怎么读?这是一个大问题。

就好比遇到一个人,怎么去了解他并做出一个判断?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经验和说法,就我自己有限的读书心得来说,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先立乎其大者。读过《孟子》的人都知道,我这里借用的是那里边的话:“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可夺矣”,这话原本是说修身的,但确实可以引申到读书上面来。很多人读书,小的地方看得很认真,这当然不能说不对,但如果因此忘了大的方面,就有了“逐万物而不反”的偏差。孔子读书,是很看重大处着眼的,如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就是先立了读《诗》的大者。有此境界,读《诗》才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对《道德经》来说,它的大者是什么呢?从不同的角度也许会有不同的理解,如王弼说是“崇本息末”,河上公说是“自然长生”,这当然都有他们的道理,但我还是比较同意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的说法:“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让,易之谦谦,一谦而四益。”

这里最重要的断语是“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虽说班固针对的是整个的道家,但《道德经》该是他做出如此概括的主要依据。这一方面是由于老子在道家学派中拥有的创始者地位,另一方面也比较合乎实际的情形。众所周知,从《庄子》到《史记》,都说老子具有周王室史官的身份。如果考察《老子》一书,其中对天道的重视和推崇,对历史及礼制的熟悉和了解,辨证的思维方式以及以侯王为主要的说话对象,都体现出史官身份的特点。杨雄在《法言·五百》中曾经说:“史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老子和孔子学术的差异。老子继承了“史以天占人”的特点,所以全书中都充满着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味道。孔子则罕言天道,尽人事而畏天命。“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所说正是这一基本的事实。

有周一代,史官乃是学术的大宗,知识的渊薮。其最重要的职责,正是利用有关天道和历史的知识,充当天子或者侯王的顾问。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史官活跃在从西周到春秋时代的政治和思想舞台,如伯阳父、史伯、内史叔兴、史墨等,与天子或者侯王大夫们进行对话。这些正是老子的先驱。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老子说话的对象也并非普通的百姓,而是君主们。从第二章、第三章开始,就明确地提出了“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和“圣人之治也”的问题,显示出该书的主要关怀,即在于君主应该以何种方式统治百姓,管理好国家。书中出现了大量的“侯王”或者“王”、“万乘之君”等字样,都表现着作者的兴趣所在。他是想以帝王师的身份给他们说法,内容就是所谓的君人南面之术。

如我们所知道的,古代的房屋或者宫殿,都是面南而建,君臣相见之时,君主南面而坐,臣子北面而立,所以有“南面称君,北面称臣”之说。“君人南面之术”,也就是统治术或者统治方法之义。对统治术的探讨,一直是古代中国思想家们最感兴趣的领域。譬如老子之前有《尚书·洪范》,借箕子和武王的对话铺陈出“九畴”,提出天子统治国家的九项基本原则。老子之后这方面的内容更是丰富之极,大凡有关“君道”“主术”的探讨都属于此类。

分享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