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网尽聚气功人,气功爱好者必看网站
气功人网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功法实践 >> 正文

广告赞助

广告赞助

王松龄气功(3)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字号:

(4)有显著的返老还童作用。年老而修内丹者,可以此作为“种药”之法。修庄子纯素之道着,可由此而达“心斋”、“虚室生白”之境界。在道家过去这属不传之秘.它还有更进一层的含意,叫作“炼津成精”.练功后上边反应是口干舌燥,口水少了;下边获得精水旺盛。有生精补脑之效。练此功法其作用大小,取决于练功之程度。修此法,练功时间长短不限,环境安静与否不拘。可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练起.但须持之以恒.功效方显,经多年临床观察,此法尤适宜知识分子实践,被称之为“文人养生法”。

收功:收功时仰天嘘气一二次,举臂伸腰或搓手摸面.睁开双眼,稍事活动即可。

注意事项:(1)此法宜饭前修炼,切忌饱食后练功,如已进食.须过二三小时后再练此功;

(2)练功前宽衣解带.饮白水1杯,以解练功后出现的口干舌燥;

(3)高龄人或久病、重病患者(尤其癌症、肾病、糖尿病、重症心脑血管病)练此功治疗期间须禁忌房事,才能确保疗效;中年人练此功宜适当节欲,功效方显;

(4)如坐式不对,胸腹部未能放松,练功后有小腹胀气或微痛反应,无须介意,矢气即解。几点说明:

(1)关于放松问题。所谓放松,要注意体会这个“放”字,即放下、放开之意。用意要轻,不要“用力”放松。行放松时,精神上要轻松活泼.切忌执著。执著即紧张、僵硬、死板。故所谓放松即松开、放下。如执意于放松.反成紧张。放松时.先松身,后松心。松身时,可由头皮、颜面、颈项、胸背、腹背、上肢、下肢直到脚趾,由上而下,由内而外,逐一观照,检查,逐步放松,三五次后,再由脚趾向上逐一观照(即注意到)。随即忘掉,此谓“由上往下松,由下往上扔”,扔到头皮即放空,随即转入松心,将心:念放开,消除大脑思维活动之紧张状态。松心同样要轻松自然、毫不紧张、勉强生硬的,从意识中放开。要“头头放下”,最后连放松的意识也扔掉,然后转入“沉”、“忘”。这里讲放松似乎很繁琐,实际熟练后念到即是,很快即可完成全过程,无须“泥象执杖”过于刻板。松身后.全身关节可有润滑感,非常灵活、轻松;松心后,可感到头脑明晰,神清气爽。

(2)关于忘的问题。昏沉、散乱为初练静功者首先遇到的问题。散乱指杂念、游思。杂念起于攀援;游思来于不觉;杂念多以语言为背景;游思多以形象为背景。修炼庄子坐忘法对这个问题采取放开的态度,不勉强去控制它。将身心松开、放下后,即使还有些杂念、游思也不再管它。至于昏沉,在练此功初期不可避免,也无须避免。因为庄子坐忘法重要之作用之一即生阳,而生阳的办法即在于入忘,而入忘当然要“泯去明觉”。正如《伍柳仙宗》中所说:“浑然而定静,以双忘而待动”,“当凝神之时,内念不出,外念不有,空空荡荡,不著不滞。回光返照,既照则忘形忘意,但用意即是不忘;但忘即不能以意照之。心无不存之谓照,欲无不净之谓忘。忘与照一而二,二而一。当忘之时,其心湛然未尝不照;当照之时,纤毫不立未尝不忘。忘照纯一,浑然定静,天地人我莫知所之。”

既然“天地人我莫知所之”岂不易陷昏沉?盖练功初期,当侧重于忘,不要着意于照,不要怕昏沉,只有经过相当时间坚持锻炼.才能达到忘而不忘,忘照纯一的境界。总之.松、忘都要通过不断练功而逐步深化,不能希望初练即完全达到要求。

根据不同年龄、素质,进度各异。有人开始放松即可入忘,出现生阳现象,青壮年在进入忘境时,生殖器甚至会以异常速度突然勃起;也有人要经过相当时间练功,始有阳生现象,迟早各自不同。在入忘后,不知不觉会出现“咯噔”一下,全身一震.这是身心彻底放松的反应,称“肉震”或“肾间动炁”,属正常反应。一般在阳生后,练功者多自动退出忘境.恢复明觉。所谓“时至神知”,这时最好继续保持静、忘,以待其勃起充分,如已充分即可于恍惚(此指不要著意分别,不要胡思乱想)中接行采炼之功,即所谓“动则恍惚应”也。我的体会:这个坐忘功我自己炼了很长的时间,颇有些心得,因为我有脾胃病,每次炼完后总是嗳气频频,但是倍觉舒爽。

在老年人炼此功,一定要注意在前臂与桌子之间稍垫一些软布,不然压迫时间过长,而老年人血运本是不畅,易致血栓。功夫一路做过去,每次玄关发动之时多在半小时左右,时间非常准确,久坐有禅,乃历炼之得之语,各位多加体会。对于阳气发动,而有退出忘境,可以续以忘诀,不必武文催炼。

5.存思——自我想象力的超常作用存思,亦称存想、观想、冥想,是修炼者按照预定程式,致精专思某一特定的人、物、事理的一种方法。此属修炼法中之一大部门,为中国道、佛、医以及印度瑜伽等诸多功派所采用。修炼者通过存思,可生起种种不可思义之功用(神通、特异功能)。《云笈七签》卷四十三《存思》中说:“修身济物,要在存思,存思不精,漫澜无感.感应由精,精必有见,见妙如图,识解超进.神气坚明,业行无倦。”存思之对象或为现实之事物,或为高深之哲理,或存属虚构之景象。其内容丰富,功用多端,在道、佛典籍中对此多有记述.并视为修至道、求长生、证涅檠、祛百病之要诀。

试略述于后:

(1)对人、神的存思在道家有存思身神及贤人之法,如《太平经》:“是故思神致神,思真致真,思仙致仙,思智致智。圣人精思贤人.致贤人之神来佑之;思邪,致愚人之鬼来惑之。人可思念,皆有可致,在可思者优劣而已。”在《黄庭经》等经典中,更多记有存思身神之法。

在道家典籍中对存思方法及其功用描述最详而具代表性的著作,当推陶弘景《登真隐诀》所记之“存思明堂法"。此法为:以两眉中间入内一寸为明堂,存思在明堂内有神居处,左为明童真君,名玄阳,字少青,男身;右有明女真君,名微明,字少元,女身;中为明镜神君,名照精,字四明,男身。此三君皆穿锦衣,系绿色腰带。每人腰间各带四只赤色玉铃,口衔赤玉镜之鼻,镜面向外。铃、镜之声彻九宫,光照内外。此三君皆形如初生之婴儿,全身金光玉色,白天面向外,夜间面向中。如此存思清楚,然后呼三君名字,叩齿九通。修炼者如有所畏惧.即存想三君各以手摇铃,觉耳闻其声,玉镜也放出万丈光芒,如此存想可却除恐惧;在饥渴时,则存思三君口吐赤气,灌入己口,吸而咽之,以饱为度;夜行不见路,则存思三君口吐火光,在前照耀,路即朗朗可见;如行凶险处,或处危难之中、刀兵之地,则存思三君振铃发光以辟之;疾病危重而求生存者,则仰卧握固,闭气冥目、逆心,存思左日右月在明堂中,并存三君向外长跪,口吐赤气,匝绕全身,同时微咽此气无数。继存思赤气化为火光,此火烧透全身,骨肉如燃炭,谓之“日月炼形”。每晚睡前如此存想,可以延年益寿。平时如此存想,可使颜色返少、色如童子。每早起则咽津30次,以手拭面,摩目,咽津时存想津液亦为赤色。由上述可知.仅存思明堂之神一法,即可起到却除恐惧。思渴得饮,思饥得食、夜间照明,却恶辟兵,命危得生,还童延年等作用。

分享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