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网尽聚气功人,气功爱好者必看网站
气功人网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功法实践 >> 正文

广告赞助

广告赞助

刘贵珍内养功

作者:刘亚非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字号:

内养功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功法,具有防治疾病,保健延年的作用。内养功历史上皆以单传口授相继承。1947年家父刘贵珍工作劳累过度,加上抗战时期环境艰苦,缺医少药,因而积劳成疾,身患肺结核、胸膜炎、胃溃疡和严重的神经衰弱,后学得内养功法并静心练习,身体完全康复。经组织批准,家父正式拜内养功的传人刘渡舟老人为师,开始系统挖掘继承内养功功法。在功法整理过程中还得到了李维华、张幼天两位前辈的协助。

1949年家父在冀南行署干部休养所将内养功功法应用于临床治疗,结果发现疗效甚佳。1953 年在河北省唐山市政府程玉林等领导的支持下,家父倡导成立了气功疗法研究小组,对内养功的功理、功法、临床等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和研究,并经多种医疗仪器和手段的检测,得到了大量的医学指标数据,证实了内养功疗法的科学性及医学价值。由于家父研究和推广内养功疗法成绩显著,1955 年受到国家卫生部的表彰和嘉奖,李德全部长为其颁发了奖状和奖金。从此,气功疗法作为医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得到国家的承认,广泛应用于临床,由此创建了河北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河北省北戴河气功康复医院) ,并向全国进行推广。1957年家父著《气功疗法实践》一书,先后发行百万余册,畅销国内外,深受广大患者和气功爱好者欢迎,使气功保健活动得到空前的普及,被后人称之为“新中国第一功”,即第一个走进医院,并进行临床科研观察的功法,第一个被国家认定并向全国推广的功法,我国当代的第一个气功热潮就在当时形成。十年动乱中内养功曾遭到扼杀,但他深深活在人们的心中,内养功至今仍是我院临床治疗康复的重要功法。内养功在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活动中,其内容不断充实,功法更趋完善,适应症有所扩展,显示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笔者根据家父的遗稿,结合自己近年来的练功教功经验,对内养功进行了重新整理,姑且定名为刘贵珍内养功。

内养功的特点

内养功要求身、息、心并练,配合调整饮食。既要求规范的形体调练,又要求意守丹田、默念字诀、舌体起落,同时强调悠、匀、细、缓、深、长的腹式停闭呼吸,具有大脑静、脏腑动的锻炼特点。

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脾胃健运,可化育四方。脾旺可散布精---!!##!!---液,营养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使经脉畅通,气血周流,故中医有“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说,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治疗养生原则。内养功具有强胃健脾,培补后天之本的生理特点。

内养功的适应症

内养功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疗效最佳,如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肝炎、初期肝硬化、慢性胆囊炎、习惯性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粘膜脱垂症、肠结核、胃切除术后症候群等。除此之外,对其它系统的疾病,如肺结核、高血压病、低血压病、慢性风心病、支气管炎、哮喘、糖尿病、风湿症及癌症初期等也有较好的疗效。

内养功修炼方法

内养功在修炼过程中分静功、动功两大部分,也可分为初级功、中级功和高级功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要求动静结合,练养相兼。初级功的静功称“松静筑基法”,动功称“保健按摩法”;中级功的静功称“吐纳停闭息调法”,动功第一套为“易筋行气法”,第二套为“行气延寿法”;高级功的静功称“神气合一法”,动功称“灵性自动法”。调身、调息、调神贯穿于整个功法的全过程,但在每步功里又各有侧重,相辅相成。练习中应循序渐进,切勿急于求成。下面主要介绍刘贵珍内养功静功的初级功和中级功。

松静筑基法

松静筑基法原是内养功的预备功,现规范为内养功初级功的静功修炼法。本法虽然有呼吸和意念的调整,但重点是通过多种方法和使整个机体呈现出松绵融通的状态,即通过调身而达到身调的目的,同时心神亦达到安静、平静、恬静的状态。因“松”、“静”是练功的基础,如同盖楼房打地基一样,不能忽视筑基功夫。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患者还未练内养功停闭呼吸法,仅以“松静”的功法练习,一些疾病的症状便可缓解或消失。如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下降并逐步稳定,紧张性头痛或失眠的患者症状减轻或治愈,腹胀、便秘、心绞痛等均能收到较好的疗效。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断形成。由于紧张、压力大所造成的多种疾病或精神情绪的失调,均可通过这步功的锻炼而得到治疗和调整。因此,松静筑基法的用途非常广泛。作为基础功,主要是在练习内养功特殊的停闭呼吸法之前,先练习1~5 天的松静筑基法,以稳定情绪,平静心神,放松机体,疏通经络,为学习和掌握好下步功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上面所述,针对某些疾病松静筑基法可以作为主功来练习。身松脑静重三调,要想很好地做到机体放松,心神平静,必须进行姿式、呼吸和意守的调整。

一、姿式

1、仰卧式:脸向上仰卧在床上,枕头的高低以舒适为标准,两手轻松自然地放在身体两侧或双手相叠置于中脘部,两腿舒伸,脚跟并拢,脚尖自然分开。鼻吸鼻呼,两眼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神不外驰。

2、靠坐式:靠坐在沙发上或床上,后背和腰部须用物品垫实,不可悬空。双手轻松自然地放在沙发扶手上或两手相握置于自己的丹田部位。两腿自然屈曲或舒伸。呼吸及眼睛的要求同上。

3、松静站立式: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曲,松腰松胯,收腹敛臀,两臂在身体的两侧自然下垂,十指尖朝下。松肩、虚腋、虚灵顶劲,下颌内收,百会朝天。两眼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神不外驰,鼻吸鼻呼。亦可采取抱球式。姿式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病情、习惯和身体状况而定,以舒适自然为标准。

分享到:
------分隔线----------------------------

相关文章阅读